蠶俗文化節(jié),活動策劃
昨天,小小的海寧市周王廟鎮(zhèn)云龍村沸騰了,海寧市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中心在此舉辦了一場蠶俗文化節(jié),不僅讓周邊的村民和海寧攝影愛好者直呼過癮,也獲得了不少民俗專家的好評。
據(jù)悉,旨在進一步保護傳承云龍村蠶桑生產(chǎn)民俗的這個文化節(jié),也是對云龍村正式加入“世界非遺”傳承地的一大支持。
“繅絲”技藝
賺足眼球
“這些非常古老的家伙是什么?我過去從來都沒見過!”20多歲的小伙子干瞪眼。“這些‘文革’期間消失的東西,今天終于‘重出江湖’了!”六七十歲的老人看著它們,眼里流露出久違的感動。
昨天下午,在云龍村一間房子里,一臺古老而鮮見的土絲車深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。年過花甲的云龍村村民貝利鳳坐上土絲車,邊踩踏板邊從一只滾燙的鍋里撈繭子,那又長又細的蠶絲,被一圈圈地纏在一個木輪子上……這非常神奇的一幕,讓一撥接一撥的游人,把貝大媽和土絲車圍得水泄不通。
海寧市“非遺”專家組專家顧志興感慨地說,這臺轉(zhuǎn)動的土絲車,又勾起了他兒時的記憶,“那時我媽媽每次在土絲車上繅絲的時候,我們都會把新鮮的雞蛋放在另一只儲藏熱水的鍋子里,那雞蛋很快就燒熟了。媽媽從鍋里撿出的不好的繭子,我們會把里邊的蛹做成菜,然后把繭子砸糊了曬干做被子……繭寶寶全身都是寶,它真是上蒼對人類的一大恩賜啊!”
裹“蠶訊粽”
大有文章
端午臨近了,裹粽子是一項固定習俗,一般的粽子多呈三角形,且棱角分明。
但昨天在云龍村粽子大賽上包出的這些粽子,卻都有一個很尖的頭。粽子包好了要撒上一些紅繩,村委會主任戴水慶還要挑著它們滿村轉(zhuǎn)。這是為啥?原來,這些粽子是“蠶訊粽”。
據(jù)海寧“非遺”中心的小王介紹,“蠶訊粽”是蠶農(nóng)在一年一度的蠶忙后互致慰問時互贈的一種禮品,“棕內(nèi)裹以紅棗、糯米和紅豆,如果對方碰巧是新婚頭一年,還要在一只大粽子的旁邊放上一只小粽子,成雙成對,要用紅繩串起來,活動策劃,寓意早生貴子。”
把“蠶”做出大名堂
海寧蠶俗文化節(jié)為啥要放在云龍村?
舉辦方說,歷史悠久的云龍村曾因種桑養(yǎng)蠶成為全國的先進,這里不僅保留了大量蠶桑傳統(tǒng)生產(chǎn)技藝,而且在其日常生活中活躍著一系列與蠶相關(guān)的民俗活動,具有典型的杭嘉湖蠶桑民俗特征。
2009年,云龍村蠶桑生產(chǎn)民俗作為“中國蠶桑絲織技藝”中的重要代表性項目,正式加入“世界非遺”。
“在好長的一段時間內(nèi),相當多的民風民俗已經(jīng)失傳,這次活動,不僅原汁原味地展示出了這些民風民俗,還喚起了民眾對它的記憶,有利于它更好地傳承和發(fā)展!”海寧民俗專家虞坤林頗有感觸地說。
|